乐山教师备考资料

首页 > 乐山教师招聘 > 备考资料

2021乐山特岗教师面试|课程及其意义

乐山华图 | 2021-06-26 11:13

收藏

2021乐山特岗教师面试|课程及其意义


  课程及其意义

  1.“课程”一词的最早出处

  在我国,“课程”一词始见于唐宋期间。唐朝孔颖达在《五经正义》里为《诗经·小雅·巧言》 中“奕奕寝庙,君子作之”一句注疏:“维护课程,必君子监之,乃得依法制也。”这是“课程”一词在汉语文献中的最早显露,但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课程;

  宋朝朱熹在《朱子全书·论学》中多次提及课程,如“宽着期限,紧着课程”,这里的课程已含有学习范围、进程、计划的程序之义,与我们现在许多人对课程的理解有相似之处。

  在西方,“课程”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《什么知识最有价值》一文中。它由拉丁语派生而来,意为“跑道”。根据这个词源,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“学习的进程”,简称学程。

  一般认为,美国学者博比特在1918年出版的《课程》一书,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,这也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。

  制约课程的因素

  总的来说,社会、知识、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。

  (1)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(社会需求);

  (2)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(学科知识水平);

  (3)学生的年龄特征、知识与技能的基础及其可接受性

  (学习者身心发展的需求)。

  此外,课程理论也是制约课程的因素。

分享到

微信咨询

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

全部资讯

copyright ©2006-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